肿瘤代谢重编程已被公认为癌症的标志性特征之一,它驱动恶性进展、治疗耐药以及免疫逃逸。然而,最新研究显示,这些代谢适应并非单一模式:不同肿瘤类型间差异显著,疾病发展过程中不断演变,甚至在同一病灶内的不同亚群中共存。代谢异质性不仅解释了“一刀切”治疗方案的失败,也提供了可用于个体化干预的独特脆弱点。
本期特刊“Metabolic Heterogeneity in Cancer: Mechanisms, Biomarkers,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肿瘤代谢异质性:机制、生物标志物与治疗意义)旨在深入探讨肿瘤代谢多样性,邀请研究揭示其分子驱动因素、描绘特定背景下的代谢表型,并筛选出可用于患者分层的稳健生物标志物。通过阐明代谢异质性的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本特刊旨在推动更精准、有效且持久的癌症治疗策略的发展。
本期特刊涵盖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展开剩余74% 肿瘤代谢异质性及其机制 代谢与治疗耐药的关系 代谢可塑性及“Warburg效应”相关研究 空间代谢组学与多组学整合分析 免疫-代谢相互作用 代谢相关生物标志物 代谢靶向治疗策略 个性化肿瘤学关键词:
肿瘤代谢异质性;肿瘤代谢与治疗耐药;代谢可塑性;Warburg效应及相关;空间代谢组学;多组学整合;免疫-代谢互作;代谢生物标志物;代谢靶向治疗;精准肿瘤学
征稿类型:原创研究、综述、病例报告及临床试验研究
投稿截止:2026年3月31日
投稿链接:
https://www.techscience.com/or/special_detail/cancer_metabolic_heterogeneity
客编简介张琪,浙江省肿瘤医院
医师,擅长肿瘤营养与代谢治疗。担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新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整合支持治疗青委会委员等。
李政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颅颌面创伤及其修复机制、颅颌面肿瘤微环境、口腔/肠道微生态与全身健康。发表 SCI 论文30余篇,H指数15。担任Med Research、BIO Integration、Medicine Advances、Microbiome Research Reports等期刊青年编委。
王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医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肿瘤科,受邀担任北京中医疑难病研究会膏方分会常务委员。目前受邀担任多本施普林格、威利、Sage期刊编委会成员,受聘为Journal of Advances in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副主编,目前以一作/通讯(含共同)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个人h-index=17。研究方向致力于肿瘤代谢微环境的特征解析以及多组学探寻肿瘤免疫互作机理。
OR 期刊简介主编
Edward Chu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USA
Enrico Mini
University of Florence, ITALY
Hailin Tang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CHINA
Oncology Research是由美国Tech Science Press出版社发行的一本关注癌症治疗的国际英文期刊。重点关注的领域包括开发新型小分子和靶向治疗的临床前和转化研究;药物敏感机制;细胞耐药机制;反应和/或耐药的生物标志物;与癌症治疗相关的新型实验模型系统和技术;药物遗传学和药物基因组学;个性化医学;免疫治疗和临床免疫学;基因治疗等。目前被SCI (Web of Science), Scopus, PubMed等一些世界主要引文数据库收录。
官方邮箱:oncologyresearch@techscience.com
期刊链接:https://www.techscience.com/journal/or
版权声明:本文由Tech Science Press 南京办公室负责编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如需转载专业的正规实盘配资网站,请回复“转载”联系小编。
发布于:江苏省胜宇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